欧盟新能源汽车投资加码 中国车企能否分杯羹

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到2025年,欧盟将能够生产出足够的电池来满足欧洲汽车工业的需求,甚至还有出口能力。”11月24日,欧洲电池线上会议上,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罗斯·塞夫科维奇(Maros Sefcovic),在11月24日举行的欧洲电池线上会议上,释放出欧盟投资新能源汽车的强烈信号。

根据汽势Auto-First梳理发现,塞夫科维奇还在会议上同时指出,根据目前欧洲动力电池工厂的建设情况以及产能,到2025年将满足至少600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欧盟的7500亿欧元(约8900亿美元)新冠病毒恢复基金是支持动力电池工厂建设的“现成工具”。

事实上,从11月中旬开始,欧洲各国政府以及车企都在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11月17日,德国政府批准一揽子汽车产业支持计划,总计投资50亿欧元,其中10亿元将用于延长电动汽车购买激励措施至2025年,该计划还计划用于车企转型、生产线调整以及卡车补贴。

德国发布支持包括支持新能源产业的第二天,英国首相鲍里斯 约翰逊也对外表示,计划到2030年之前禁售汽油和柴油新车,到2035年禁售混合动力汽车。为了实现禁燃令目标,英国政府计划投资28亿英镑,用于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及相关产业规模扩大。

除了政府层面的投资计划外,欧洲部分车企也在11月发布了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计划。大众汽车在11月表示,未来五年对电气化、混合动力技术和数字技术方面投入约730亿欧元。其中,电动车上投资将达到350亿欧元,110亿欧元用于指定现有车型开发混动车型。宝马集团也在三季度报中表示,到2022年,所有德国工厂都将生产电气化车型,并计划扩充包括电机、电池等工厂产能。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欧盟、欧洲各国政府以及欧洲车企加大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有着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是为了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今年9月份,欧盟委员会提出将减排提高,到2030年从温室气体减排40%提升到55%,更好地履行《巴黎协定》规定的减排义务。另一方面则是欧洲新能源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据欧洲汽车制造业联盟数据统计,9月份欧洲九国新能源汽车注册量达到13.3万辆,同比上升195%。有预测机构称,欧洲新能源汽车2020年的销量将超过100万辆,预计增长将超过一倍。

在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及投资政策利好的欧洲市场,中国汽车企业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开始行动。

2019年,上汽名爵纯电动SUV EZS出口欧洲3国,半年内欧洲出口量超过10000辆,成为出口量最大的新能源车之一。进入2020年后,名爵EZS在英国销量也呈现出快速增长,9月对英出口量已经超过3000辆。比亚迪的纯电动商用车在欧洲市场有着不错的市场占有率。此外,爱驰、小鹏汽车、蔚来等造车新势力也登陆欧洲市场销售或者计划在欧洲市场销售纯电动汽车。

与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相同的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开始布局欧洲市场,建设生产工厂。2018年,宁德时代率先在德国投资2.4亿欧元建设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根据规划,该生产基地将于2021年投产,2020年实现14GWh的产能。蜂巢能源在2020年11月宣布,将在德国投资约20亿欧元建设电芯模组工厂和模组PACK(电池包)工厂。另外,孚能科技、远景AESC等动力电池企业也在欧洲有着建厂计划。

同时,动力电池领域配套产业也开始在欧洲布局。微宏动力德国动力电池PACK工厂生产厂房落成,将为欧洲客户提供电池模块和电池组。作为锂电池结构件龙头,科达利也将在匈牙利、德国和瑞典设立全资子公司及建有生产基地项目。

对于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来说,进军欧洲市场是其展现实力和全球化最好的机遇,但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第一,在欧洲市场投资建厂的成本将远高于国内,建成后的运营成本也会高于国内。第二,在欧洲市场销售的整车或动力电池产品,需要满足更为严苛的法规以及技术标准。第三,在欧洲建设生产基地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还需要警惕是否会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毕竟欧洲已经吸引了不少日韩动力电池企业落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