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在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预测,政策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遇发展瓶颈。
2014年~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分别是8万辆、33.5万辆、48万辆以及78.6万辆,近3年的同比涨幅分别是318.75%、43.28%、63.75%,呈现了较为高速的增长。在徐长明看来,虽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连续4年的高速增长,这种增长主要是依靠政策助推所致。政府通过高额的补贴、牌照限行的优惠以及直接干预等方式刺激了产业发展。
这种市场增长到一定程度将迎来发展的瓶颈。徐长明预测,这个瓶颈期会在100~130万辆的水平时发生。在此产量中,商用车的容量在30~40万辆,出租车、汽车租赁以及公务车也在30~40万辆,私家车为40~50万辆。企业需要积极寻找扩大市场容量的新方式。
针对因自发需求而购买汽车的私人市场,必须要解决用户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的痛点上。针对1000多个新能源汽车用户,国家信息中心在2017年开展了一项调研结果显示,用户不满意主要集中三方面:续驶里程不够长、充电时间长、充电不方便。而传统车用户不买新能源车的原因也是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麻烦。徐长明指出,企业下一步应该针对充电难,考虑提升在公共充电设施充电的便利性,主要是把充电的时间缩短。
徐长明认为,“双积分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可能改变未来的车辆供给结构。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品牌车辆的定价集中在20万元及以下的区间,定价高于70万元以上的主要是特斯拉系列汽车,缺少20万~70元的中间价格区域的车型。而这一区间,未来有可能被外资品牌所主导。2019年是合资公司产品大规模投放市场的一年,在这个意义上,双积分政策是把“双刃剑”,会有力的促进新能源汽车总规模的扩张,但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空间会被较大的挤压。徐长明认为双积分政策实施之后,可能会改进供给的结构。对此国家信息中心调研显示,如果大众的新能源汽车投放到市场,北上广城市的很多车主会从自主品牌转到合资品牌。徐长明呼吁政府在政策制定时要兼顾到自主品牌的发展。他透露,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研,多家合资企业人士表示,对于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的“双积分管理办法”已经做好准备。反观国内某些自主品牌,却因为对市场的预计不足开始焦虑。他认为如果合资品牌以价格下探的方式来争取市场,自主品牌未来的市场空间将面临收缩压力。
“新能源汽车依靠政策助推,促进了过去4年的发展,但将来如果还靠政策就会有瓶颈,长远来看,大规模的渗透率、迅速提高的发展模式是有迹可循的。”徐长明说。他认为,传统汽车企业电池的技术发展、互联网科技定义的新汽车的产品优化,将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在市场化竞争中优胜劣汰。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