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慧哨兵守护电网神经 多模态监护系统筑牢电力操作防线

(通讯员:王媛媛 陈晓兵 张海艳)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布局下,国内电力安全监护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由淮阴工学院"语电同行"科研团队攻坚研发的多模态智能监护系统近日完成全场景验证,成功接入电网管理系统。这套集成AI视觉、声纹定位与边缘计算技术的智能装备,实现了变电倒闸操作从"人防为主"向"数智联防"的历史性跨越。

打破安全监护"时间差"困局

"传统人工监护如同用望远镜观察奔跑中的运动员,难以捕捉每个技术细节。"技术专家形象比喻道。当前变电站倒闸操作涉及百余项规范动作,人工监护受制于视角盲区与反应延迟,一半以上的操作偏差需待后续视频回溯才能发现。新系统通过构建"空间感知-即时纠偏"的监护网络,将安全防线前移至操作发生的0.1秒。

在近期某特高压站实操中,系统成功拦截一起接地线误挂风险。当时操作人员因设备编号辨识误差,正欲将接地线挂至带电间隔,监护仪瞬间触发声光报警,并通过增强现实界面投射正确操作路径,及时避免重大事故。

图 变电操作监护仪变电站实地应用

构建电力安全数字生态

国网安全监察专家表示"这不仅是台智能设备,更是重新定义电力安全标准的数字基座"。系统产生的操作大数据,已形成涵盖人员技能评估、设备状态画像、规程优化建议的决策支持体系。研发团队透露,正开发适配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新型场景的监护模块,计划未来推出"5G+数字孪生"跨站区联动方案,为构建全域电力安全智能体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图 变电监护仪硬件检测报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