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将成为两国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的纽带。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青岛举行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双方为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开展国际研发合作和人才培养,打造聚合高铁尖端技术的新“高地”。
加强国际研发合作
在揭牌仪式上,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聘请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材料力学系主任、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先生,以及英国帝国理工学院铁路工程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罗德里克·史密斯先生为“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
去年5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伯明翰大学、南安普敦大学分别签署了“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框架合作协议。今年7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人员组团赴英,推进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建设。
为了加强双方合作,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将与帝国理工学院相互挂牌、设立对接场所,分别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帝国理工学院挂牌成立“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中车四方-帝国理工轨道交通制造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并首先在青岛举行揭牌仪式。根据框架合作协议,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将陆续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南安普顿大学、伯明翰大学挂牌。
打造协同创新平台
据了解,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作为中国高速列车核心研制企业,在高铁、城轨地铁等技术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帝国理工学院作为世界顶级名校,特别是在工程领域拥有较强的科研和人才培养能力。该中心以世界顶级名校和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为依托,将围绕高速列车、城轨地铁等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结构强度、节能减排、材料加工、无损检测等关键领域,通过加强国际产学研合作,提升轨道交通制造工艺水平,培养国际化工程人才,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轨道交通市场。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高速列车
目前,双方已围绕“动车组复杂结构铝合金部件热冲压成形技术研究”、“动车组头型蠕变时效成形技术研究”等科研项目开展合作,下阶段还将在无损检测等领域开展合作。中心成立后,将成为中英两国科技合作与人才培养的纽带,以点到面,逐步形成以“聚智、转移和合作”为目标的协同创新平台。
实施全球研发布局
近年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实施全球研发布局,建立开放式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通过技术融合、辐射,聚集全球创新资源。此前,该公司已在泰国和德国分别成立了“中泰高铁联合研究中心”和“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是在全球框架下搭建高铁创新体系的重要一步。业内专家认为,在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中外企校强强联合,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对于提升我国轨道交通技术的持续创新能力,助推中国高铁等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中车四方洲际高速列车摘得“省长杯”金奖,洲际高速列车概念车
历经十余年的创新,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尤其是高速列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跻身世界顶尖行列。目前我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占世界总里程的60%以上,高速列车保有量达2300多列,为世界之最。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作为中国高速列车核心研制企业,在高铁、城轨地铁等技术领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我国上线运营的高速列车近一半来自该公司。
将研制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
就在前不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首批三个项目在北京举行启动会,这是我国首个由企业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专项,标志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专项试点拉开序幕。中车四方股份公司除牵头“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项目外,还将研制一列时速400公里跨国联运高速列车、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本构安全技术研究。新成果将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提升国际竞争力,让我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火车头”。
目前,我国正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将原先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改由企业组织实施。中国中车成为第一家试点单位,科技部把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10个专项中的7个定向委托给中国中车组织实施,这是目前唯一定向委托企业组织实施的专项,具有很强的试点和示范效应。此次率先启动的“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运装备关键技术”和“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三个项目,正是中国中车负责组织实施的7个专项中的一部分。
搭建中国磁浮交通体系
“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项目,包括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项目与时速200公里的中速磁浮项目。其中时速600公里磁浮项目由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牵头,要建设一条高速磁浮试验线、研制一列高速磁浮试验列车。
项目要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最高设计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运输工程化系统,并进行线路集成示范和试验验证,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速磁浮运输系统协同创新与集成化试验平台,形成国际领先的标准规范体系和综合评估及评价方法,研制新型永磁电磁混合悬浮系统。
磁浮列车将与高铁、飞机实现互补,改善我国交通体系结构,让出行更安全快捷;磁浮领先领域的原始创新,将提升我国国际轨道交通竞争力,打通中国高速列车“走出去”的重要一环,推动“中国制造2025”进程;让我国在该领域获得国际领先地位,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火车头”。
高速列车跨国互联互通
“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速客运装备关键技术”项目,将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轨距、不同电压制式、不同环境温度、不同技术标准、不同信号控制的运用需求,研制具有产品平台特征的时速400公里跨国联运高速列车。
该项目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牵头,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中车唐山公司参与,将各研制一列动车组。其中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与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列车,能够适应40℃至零下50℃运营环境,温差跨度达到了90℃;中车唐山公司研制的列车则能够适应50℃至零下25℃运营环境。
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承担的子课题“变结构走形系统列车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研制高速列车“变轨距转向架”,使转向架的轨距能够在运行中自动调整,实现列车在不同轨距线路的衔接运行中畅通无阻,这在高速列车领域研究中尚属首次。配备新型转向架的高速列车,能够在各国不同标准的线路上安全稳定运行,有助于连接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