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大量产能的释放,加上下游用户的积极导入,碳化硅器件终端应用渗透率明显提高。碳化硅行业面对的唯一挑战在于,要将碳化硅做好、做小、做便宜,才能满足性能、成本、产能等方面的需求。
最近,一位国际碳化硅器件大厂中国负责采购的高管表示,从下游器件订单情况看,马斯克所谓的碳化硅减量,并没有对未来碳化硅行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他续称,该公司接单接到手软,三到五年在手订单量为几百亿。
另外,拜登在4月份参观了国际碳化硅巨头Wolfspeed的工厂,同样,国内也没有会忽视碳化硅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这个大趋势下,国际大厂纷纷发力布局产能,碳化硅赛道也是越走越快,越走越广。
碳化硅设备是量产关键
不管是材料还是器件,都要靠设备来做,自主可控已成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主旋律,从衬底、外延、器件和模块封装环节来看,国产化设备还是有很大的机会。
一直在从事碳化硅设备研发的专家表示,在碳化硅外延方面,近年来一些国内企业在MOCVD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给爱思强等国际厂商带来了很大压力。但还需要进一步研发,因为国内厂商都是少片机,如果用户一年36万片产能都是用少片机来做很难以想象,所以两三年后一定是多片机的天下,如果在这方面没有突破,就对用户会造成很大的困扰。
随着国产设备的兴起,国外厂商的多片机阵地能够守多久也是一个问题?专家指出,多片机厂商的技术积累毕竟很深厚,但是也不能轻视国产MOCVD崛起的态势,一不小心就会被追上。
某国际大厂中国区高管认为,中国市场的竞争有助于企业的进步,无论是进口设备还是国产设备,都需要在良率和成本方面给最终用户带来优势和价值,能够让用户放心使用,它在下一次扩产时才会再次考虑。要做好中国市场,必须在这两方面跟中国的竞争者达到同样的水平或者更高,才会有机会。
衬底制造领域的专家介绍说,现在碳化硅衬底加外延的成本大约为器件成本的70%,其中衬底占47%,外延占23%。因此,降本的主力是衬底,包括长晶和后道加工工序。通过COO(拥有成本)路线图,有望帮助碳化硅器件降低成本。
目前,碳化硅衬底的国际价格大约为700美元一片,专家表示,其下降空间大概还有20%。专家同时指出,由于良率不够,现在国内的6英寸衬底厂家都不挣钱,只是从今年开始起量后情况有所好转。他指出,6英寸只是进入这个市场的敲门砖,随着产能的扩大,价格会很快下降,但在6英寸产品上做出多少利润是不现实的。
另有专家告诫说,功率器件特别是碳化硅是检测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不管是长晶、切磨抛、MO工艺检测环节都很重要,所以希望更多国产设备在这方面多花一点心思,而不是把精力都放在主力制程设备方面。
最近,一家从外延到封装都做的厂商在武汉建了一个技术创新中心,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所有设备商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通过比拼设备的COO等指标,给行业一个公正客观的报告。该公司高管表示,三代半路线图需要整个行业一起来做,一起讨论什么时候推出8英寸设备,包括IGBT、超级结、MOSFET如何演进。
至于未来碳化硅器件的发展路线图,专家的开发比较一致,从国内来讲,晶圆尺寸将在2025到2026年间将从6英寸转到8英寸。从器件角度来讲,2030-2035年MOSFET线宽有望做到60纳米,使功能密度、电流密度不断提升。
现在,也有一些厂商希望将硅基产线转向碳化硅,比如利用MOSFET功率器件的6英寸线。设备方面的专家认为,其中大部分设备可以使用,但后道离子注入等工艺要求的能量不一样,设备能否使用取决于成本和良率。
另外,碳化硅材料具有特殊性,设备从硅基转向碳化硅有几个关键环节,比如碳的处理非常麻烦,所以不管是温度还是气场等都不一样;碳化硅是透明材料,光刻时会遇到很多麻烦,在欧姆接触方面有一定挑战。另外,碳化硅材料又硬又脆,处理起来难度很大。例如碳化硅晶锭很不好切割,要将易碎材料磨到150微米甚至更薄是一个挑战。
专家告诫说,在设备国产化方面,最忌讳的是闭门造车,关起门来盲人摸象,做出来的设备不能满足用户需要。能够有一个开放平台让大家共享,扶持国产化设备非常重要。
碳化硅并非无敌手
碳化硅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也是宽禁带半导体,同为宽禁带材料的还有同门兄弟氮化镓(GaN),另外天外有天,还有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Ga2O3)也在虎视眈眈。这些材料与碳化硅都有竞争关系。
从碳化硅目前使用量最大的电动汽车来看,还是以450、650V器件为主。业界也在探讨将电压增加到800V,未来可能碳化硅和氮化镓逆变器都会使用,比如中级车以上用800V,低级车用400V。特别是特斯拉有可能推出10万元的车,400V器件是必然的选择,虽然不排除使用氮化镓或其他材料的可能性,但碳化硅仍将供不应求。
专家分析表明,宽禁带半导体的内斗实属正常,也是激发技术不断成熟,让成本慢慢下降,当然外来侵略也不可避免。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技术问题,早晚都会解决,一旦解决了,就会对其他材料产生威胁,如果基本解决了,在性能上只能说彼此彼此。所以,不管是第几代材料,肯定会在新材料出来时将市场蛋糕做得越来越大,会产生很大增量市场,存量市场也会重新布局,每一种材料都会找到一个更适合的应用场景。
就像氮化镓,其特长是在高频、低功率领域;氧化镓的散热比较差,恰恰可以用在超高压、高频、低功率的应用场景;碳化硅在高功率、高压领域的地位很难撼动。它们之间会有一些交叉的地方,在细分应用场景中可能会共存。
行业的共识是,氧化镓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材料,不过一些研究发现,其材料性能固然很好,但是其衬底往往是制约芯片性能的重要因素。现在的氧化镓衬底基本上是同质外延,尺寸非常小,价格比碳化硅高10到20倍。氧化镓衬底只有2平方厘米大小,在大规模量产方面,不像碳化硅可以导入大尺寸,所以衬底是一个瓶颈。由于氧化镓导热性非常差,用于高温应用还需要解决散热问题,需要到一种合适的散热载体,还要考虑适合氧化镓的掺杂方法;解决成本、可量产的难题也需要有非常丰富的行业资源。
要不要往IDM模式走?
现在,一些做IGBT的企业非常关注碳化硅赛道的发展,有的企业也开了碳化硅器件中试线。从国际上看,一些大公司外延及后道工艺都是自己做,而且在逐步往上游走,也就是IDM模式。
国内碳化硅器件制造大厂的高管表示,碳化硅材料虽然好,但从器件角度考虑,它还是一个早产儿,比如缺陷机理与器件可靠性的关系到目前都没有了解清楚。国际大公司做垂直整合时肯定考虑到这一点,另外就是成本竞争,因为如果每个环节都赚20%利润,后面的成本就更高了。
但是,IDM是否最有利于产业发展,现在还不确定,现阶段国内厂商更多的是和国内企业开诚布公地合作,因为材料和器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碳化硅不像硅基器件的缺陷机理和指标都非常明了,长外延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长出的晶体差别很大。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共同探讨。
当然,也有国内企业的高管认为,垂直整合是一个趋势,国外已经开始,主要是从器件往上游走。接下来几年,国内也会跟上这个趋势,尤其是随着资本市场的介入,材料往下游整合,或是器件往上游整合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当然,现在毕竟国内的很多器件厂商没有那么强,材料端还比较强势,特别是一些IPO公司有实力往下游整合,还有一些器件厂商本身就是上市公司,也有可能向上游进行并购。因为要参与国际竞争,垂直整合才有实力去竞争。